关灯
护眼
    张立仁站在战壕,放眼看了一下三里外战场,只见销烟弥漫,枪炮声不断。看到的虽然是蚂蚁般大小的人影,却也感觉到战斗的异常激烈。那是楚阳率领二营、三营攻打谷山第四大队的主战场。再往那边过去,就是一营的阵地。

    而眼前这片开阔地,却静得出奇。

    笑了一笑,张立仁举起了望远镜。

    望哪?

    望向七八里外的谷山次郎。

    谷山次郎站在一块高墩上,脸部的肌肉拧得一块一块的,快将肌肉的水份拧干了。

    好像知道张立仁在望自己一样,谷山次郎也把望远镜对准了张立仁。一看到张立仁洒然的笑容,谷山次郎的气就不打一处来。这种神情,只有他谷山次郎在华北战场上,才会出现。相反,看到中国军队的指挥官,都一个个像苦瓜脸。

    难道彼一时,此一时,风水轮流转了?

    张立仁此时的笑,就像他谷山当初的笑啊。

    这笑意的背后,一是稳操胜券,二是隐藏着陷阱。

    要说胜负,为时尚早。打死的骆驼比马大。怎么说,他谷山次郎的师团,目前的兵员还充足,还有整整一个步兵联队未投入战斗。

    关键是陷阱。

    张立仁所设的陷阱是什么?

    谷山次郎的大脑就像转了万水千山一样,转得有点气吁喘喘。主要是没有什么亮丽的风景能让他感到兴奋。从早上开始两军相争,就像楚河汉界,各运棋兵,最初几招的兵来将往,他谷山也不输不亏。但随着棋局的往下走,谷山才感到了无形的压力,从开始的平手,渐渐转为被动。而这一切,都是在他的眼皮底下发生的,这才让谷山感到郁闷。

    对中国象棋,他也略知一二。

    比如春秋战国之前的棋盘,就是立体形的,形同战场的微型沙盘,有山有水有树林。但到了春秋战国,平面的棋盘,就取代了立体的棋盘,化具体为抽象了。

    说得夸张一点,就是中国人将具体的战争通过象棋来哲学化了、艺术化了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现实中那些山、那些水,都隐藏在平面的棋盘下面。简单地去理解,即是山和水等等实物,都是表象,棋真正所体现的真谛,就在于棋手的智慧,是否能让棋子浑然一体,形成一股力量。通过设陷施计,或引虎入柙,或盘马摧城,或以柔克刚,或弃卒获马,或借杀谋势,或借道攻杀,既有积小胜为大胜,又有气势如虹,一子定乾坤。至于表象的东西,不过是技术性的操作。比如逢山开道,过河搭桥。撇开这些表象,棋盘就是一个平面。

    这中国人的哲学意识啊,总是走在人类的前面似的。没有,也是有;有也是没有。这中国象棋,把老子的哲学思想也融了入去……

    可以说,每一局棋,都是一个实战的示例。

    但谷山发现,张立仁明里是在和他下一局棋,暗地里却在这一局棋里面融进了数十局棋的精华。这就是令他谷山防不胜防的地方。

    你看看,一招引虎入柙,将第五大队就引入了沼泽地,引入也不全歼,就让二营、三营转身去扫第六大队。将第六大内击溃,也不乘胜追击,一下子就不见了踪影。这下,一营的阵地突然多了一个营不说,二营、三营也突然冒出来,就去攻打他的第四支队。这特警团就像百变神兵一样,将这片战场当成了棋盘,时而是诡异的马,时而是腾空的跑,时而又是横扫千军的车。

    硬生生将战场上的一片开阔地空了出来。

    这是什么意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