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陶应瞅着潘璋,心中好奇,这潘璋不是东郡的知名“穷鬼”吗,怎么跑到泰山郡奉高县当兵来了?

    “文珪,你家不是在东郡发干吗?该不会赊账酤酒,债主上门讨债逼得急,你逃亡到泰山躲债来的吧?”

    潘璋一愣,他盯着陶应的面目仔细看了看,确实是第一次见面,心中暗暗大奇。

    “这陶郡守怎么对俺在东郡的事情,知道地这般详细?”

    潘璋的事,哪怕是孙观也不清楚。

    所以,莫说潘璋惊讶,就是孙观,也一脸的莫名其妙。

    “主公听过潘璋之名?”

    孙观不由暗暗上心,又盯着潘璋审视起来。

    身份证-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

    “能被主公过问之人,皆有大才,看来,我对潘璋的重视还不够啊!”

    潘璋回过神,对陶应的打趣,顿感温馨不已,这让他对玄甲军又多了一份归属感,对陶应也多了一份亲近感。

    “主公,俺家已搬至泰山奉高,分了田和房,俺现在是泰山奉高人了。”

    “所欠东郡的酒钱,等俺此番随主公讨完贼,就去还他们!”

    陶应使劲拍了拍潘璋的肩膀,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“只要文珪此番讨贼立下大功,我不仅提拔文珪为校尉,还替文珪还欠下的酒钱!”

    潘璋大喜,他是寒门出身,能得陶应的许诺,自然前途一片光明。

    至于酒钱,以他现在的军饷,两个月就可以还清了,根本不是个事。

    没的说,潘璋又是推金山倒玉柱,纳头便拜。

    “璋定一生追随主公,赴汤蹈火,绝不叛离!”

    站点:塔读小说,~欢迎下载^

    手下能打的人越来越多了,比如颜良、纪灵、徐盛等,陶应再遇到对眼之人,已经矜持了许多,没之前那般浮夸,他笑盈盈地将潘璋扶起,没再多言。

    “主公,我等步卒也无须休整,今日便可随主公渡河北上讨贼!”

    陶应回头,就见一个生得一双俊目,齿白唇红,眉飞入鬓,细腰乍臂,黑衣黑甲,大约二十岁左右之人,单膝点地,抱拳请命。

    陶应瞅了瞅请命之将,又抬头朝已跟上来的大队人马望了望,苦笑摇头。

    “看来,你们个个精力旺盛,立功心切,那我便成全你们。”

    陶应扶起眼前小将,拍了拍他的肩,如同对潘璋说的一样,战后自我领罚。

    “看你身配弓箭,是弓弩兵?”

    如今泰山玄甲军的配置,已与大汉其他地方驻军大不相同。

    一营五千兵马,其中有五百刀盾兵,一千五百弓弩手,三千长刀兵。

    小将尚未出声,一旁的孙观又替陶应解了惑。

    “主公,此乃玄甲军步兵新任军司马,东莱黄县马忠,乃观在嬴县发布《招贤令》所求之将。”

    陶应麻了,已没有太多的情绪要表达,只想快点过河,找公孙瓒算账,让手下这帮新来的打手显显手段给他瞧瞧,是不是与历史名副其实。

    “守信,如同我给文珪承诺的一般,若此番你立下大功,我也提拔你做校尉。”

    陶应对马忠指了指身后,立在卷毛黄骠马身边的点钢枪,又给了他一个筹码。

    “我那支点钢亮银枪,到时也奖励给你。”

    陶应语落,孙观麻了。

    “好不容易发现的几个人才,原来早就在主公的掌握中了!”

    孙观又释然了,自己不也一样,加入陶应阵营前,早就被陶应知悉根底,一言道破身份。

    “莫非,主公乃生而知之者?”

    “也对呀,主公能观天象,自然就能识人,没什么稀奇的!”

    首发:塔&读小说

    孙观在默默感慨,马忠也一脸震惊,望着陶应发怔。

    “主公怎知道小人的字?”

    马忠的字,还是他私下找了一个郑玄的弟子,以一只猎到的狐狸求来的,除了好友太史慈,就没有人知道。

    “我不仅知道你的字,还知道你有个好友叫太史慈,一样箭术高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