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江月楼大厅隔壁一小阁中,也有两人饮酒闲谈,年记都在二十余岁。一着水青罗衫,一着月白罗衫,头上皆顶纱巾帻。

    那水青衫男子年纪略长,皱眉恨声道:“这帮楚子,果然如家父所言!听闻大军压境,就蠢蠢欲动了。还有郗晖,竟然光天化日之下,敢把北汉密谍请来妖言惑众。”

    那月白衫男子大约二十一二岁,眉目俊逸,风姿严整,轻声笑道:“公逸兄,南徐州诸人想翻什么浪花,一切还是尽在尊翁与兄掌握之中也。冠军将军算无遗策,区区几个密谍,想乱我朝人心,无异痴人说梦。

    “不过,方才听那宋昌明言论,此人似乎是个人才,竟与冠军将军所见略同,可惜……”

    水青衫男子轻蔑言道:“寒门伧夫,哪里真有什么见识!必是哪里听了人家议论,来此卖弄罢了。”

    月白衫男子也不再多言,笑着斟满两人酒盏,先自饮了一口。

    水青衫男子道:“稚远,家父让我来此抓捕北汉国密谍,却不准我追查郗晖之责。那北汉奸人无足轻重,抓来杀了也就是了。如果不能穷治京口楚子各家,这人抓与不抓又有何用啊!”

    此人是冠军将军谢幼度之子谢庆,被称作稚远的名叫杨谧。

    只听杨谧道:“冠军将军值此用人之际,定是不愿得罪北府军各级将校,至于人心浮动嘛,本就在所难免。就连建邺诸公都惶遽不安,何况京口?抓那北汉国密谍只是给他们一个震慑,令诸家勿得妄动,坏我军国大事。”

    那着水青衫的谢庆道:“理虽如此,可每念及太傅宵衣旰食,家父操劳戎机,而此等小人却心怀二致,首鼠两端。身为人子孙,我恨不能将他们都抄家灭门。”

    杨谧心中暗道:“你家太傅可未见宵衣旰食,反倒日日琴棋消遣,悠闲地很呐!”

    但仍笑着拱手道:“谢家世代忠良,国之干城。谢太傅辅弼朝堂,匡正社稷,深得天下敬仰。子侄之中英杰无数!冠军将军更是为国护边,矢志抗敌。公逸兄年方及冠,一心为父祖分忧,谧诚心感佩!”

    原来这二人都是名门世族之后,家中父兄或为朝中重臣,或为一方守牧。

    其时为官首重门第,高官后人世代为官,寒门庶族多受压抑。

    谢庆谢公逸谦逊笑道:“稚远过誉了!在下如何敢与太傅、家尊相提并论。不过书生愤激之言罢了。稚远乃先丞相嫡孙,俊逸非凡,才器过人,更深得太傅赏识。弘农杨氏四世三公之盛景,再现本朝当不远矣。”

    杨谧举盏道:“不敢不敢。太傅此次令我来投家书,明日得了冠军将军回书便立刻归京复命。恐不能与贤兄多晤,甚为遗憾!”

    谢庆亦举盏应道:“待到破了北汉军,愚兄定要去京师与稚远共叙旧情,同游十日,哈哈……可好?”

    杨谧应道:“一定,一定!”当夜两人酒罢回府休息,不必细表。至于那被抓捕的北汉国“杜先生”,自有军吏刑讯问罪,恐最终难逃一死。

    第二日,杨谧去府中辞了徐州刺史冠军将军谢玄,出南门西行,车马向京师驶去。

    约莫行了半个时辰,渐至南山、东山之间,此地广袤平坦,田土肥沃,水网纵横。

    因而成为北来豪族竞相开辟耕耘之处,各家田庄别院鳞次栉比,族人佃农多在此耕织畜产。

    杨谧正在马车中边读书边赞叹田园风景之美,不觉想起江州陶公之后陶潜近作之诗:

    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。误落尘网中,一去十三年。……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。狗吠深巷中,鸡鸣桑树颠。户庭无尘杂,虚室有余闲。久在樊笼里,复得返自然。

    诗中自有一股令人艳羡之情。他正在赞叹吟赏,忽闻远处有叫骂之声,杂有鞭笞喝辱之言。

    待到行得近了,听清那被打之人咒骂之声,不觉大吃一惊。

    杨谧忙令车夫上前,于车上大喝一句“暂且住手”,急匆匆下车来到人群之前。